具体来看,国投泰康信托为北京市一位老人及其自闭症子女设立了不动产信托,帮助老人实现“生前养老照护”与“身后守护子女”的目标,促进信托成为亲情与责任的载体;外贸信托则为北京市一位中年市民专业化定制不动产信托,将物流仓储设施登记为信托财产,并根据其意愿将信托收入的50%定向用于慈善捐赠,构建了新时代“不动产+慈善+养老+传承”四位一体的信托服务模式。
记者获悉,2024年12月,北京金融监管局会同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以下简称《通知》),在全国率先打通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路径。
“2025年4月2日,通州区及昌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同时完成‘双首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项目。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金融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朱衍生在4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通知》印发后,北京金融监管局加大力度促进实践案例落地,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合力解决问题。同时,鼓励辖内信托公司先行先试,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紧推动首单案例落地。
近年来,我国不动产信托业务不断发展,信托财产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该项业务长期面临不动产仅能登记在信托公司名下,不能与信托公司自有财产相区分的问题,难以真正实现信托风险隔离功能,影响信托行业充分发挥服务民生作用。《通知》的出台,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以专项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不动产信托财产的登记路径和办理流程,实现了可将不动产登记为信托财产的效果,解决了潜在的权属纠纷,保护了信托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业务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
不动产信托是指委托人依法将其不动产转移给信托机构,由信托机构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运用和处分的信托业务。北京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财富管理专业领域的律师可根据委托人的财产配置及需求,灵活选择传统的保险与资金类信托及不动产信托,为委托人定制财富传承方案,规避可能发生的继承风险、债务风险、婚姻风险及税务风险,以保证传承顺利进行,确保子女后代能够平稳实现财产与权利的接替,实现委托人的传承目的及愿望。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7万亿元,信托行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子行业之一。
北京市通州区区长助理、政府特聘专家林巍表示,试点案例以受益人是自闭症患者的特殊需要信托的方式在通州区落地,不仅标志着通州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且表明不动产信托是“普惠型财富管理载体”。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局长贾欣表示,此次案例的成功落地,不仅盘活了存量资产,更实现了养老规划、慈善捐赠、资产增值管理等多重目标。
记者了解到,北京试点案例的成功落地将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下一步,北京金融监管局将持续加强政策支持与业务指导,鼓励辖内信托公司积极参与不动产信托,拓展业务场景,优化业务模式,充分发挥服务信托制度优势和社会价值,在养老金融、财富传承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标签: